隨著建筑層次的逐步增高和建筑密度的不斷加大,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,城市綠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。然而,由于城市用地較為緊張,單純擴大綠地面積顯然是不可行的,如何在有限的綠地面積上挖潛增效,成為城市綠化發展的新趨勢,因此,研究并推廣立體綠化,能增加城市綠量,改善人類所居住的環境和生存質量,是緩解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破壞之間的矛盾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做出的有益嘗試。 本文對鄭州市存在的三種立體綠化方式—垂直綠化、棚架綠化、屋頂綠化的溫濕度進行了觀測與分析,說明其對于綠化載體、外界環境以及居室環境溫濕度的影響;同時通過對凌霄、爬墻虎、木香三種立體綠化常用攀緣植物蒸騰速率的觀測,估算出其對環境降溫增濕效應值。主要結論為: 1、西側墻綠化:春季日間高溫時段,西側墻裸露墻面溫度一直比綠化墻面高,溫差約15℃。近綠化墻面的空氣相對濕度比裸露墻面高出約10~35%;夏季日間高溫時段,西側墻裸露墻面溫度也一直高于綠化墻面,溫差近6℃,近綠化墻面的空氣相對濕度比裸露墻面高出約50~70%。春季,西側墻綠化室內溫度比無綠化室內溫度低約1~2℃,相對濕度無明顯差異。 2、南側墻綠化:夏季午后高溫時段,裸露墻面溫度高出綠化墻面達7℃。綠化密度大的墻面溫度低于環境溫度1~2℃,綠化密度小的墻面溫度也略低于環境溫度。綠化密度較大的墻面溫度低于綠化密度較小的墻面。近綠化墻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近裸露墻面高出約40~90%。 3、棚架綠化:棚架外地面溫度變化明顯大于棚架內,棚架外地面溫度達到41.4℃,比棚內地面高出近11℃。棚內環境溫度一直低于棚外環境溫度1~2℃。棚架內的相對濕度呈現早晚較高,午間較低的趨勢,而棚架外環境的相對濕度基本變化不大。架內的相對濕度高出架外60~70%。 4、屋頂綠化:硬化地面的表面溫度高于綠化地面的表面溫度,尤其是在午間高溫時段,二者的溫差為18℃。在午間高溫時段,硬化地上環境氣溫明顯高于綠化地面上的環境氣溫,溫差達到6℃。比較草坪上50cm和100cm高度的氣溫得出,前者高于后者,這表明,在強烈的太陽輻射下,同一下墊面,距離下墊面近的升溫較快。相對濕度灌木下>草坪上>硬化地面上,說明綠化可以有效提高環境的相對濕度。 5、比較三種植物蒸騰作用使周圍1000m3空氣的降溫增濕值得出,木香,為1.89℃和3.42%,其次為凌霄,為1.57℃和2.87%,小的是爬墻虎,為0.63℃和1.18%